天文望遠鏡能看到什麼不完全取決於它的倍數。還取天文望遠鏡決於口徑,以及當時的天氣狀況等。
天文望遠鏡的主要參數是口徑,即物鏡的有效通光直徑。比如說,你拿一架口徑為80mm的望遠鏡,它的最適放大倍數應該是80倍(最適發達倍數約為口徑的毫米數),而你用420倍的觀測,看到的只能是非常模糊的一片。
關於放大倍數,是這樣計算:放大倍數=物鏡口徑/目鏡口徑,也就是說,你可以通過更換目鏡來改你的望遠鏡倍數。天文望遠鏡的放大倍數是不固定的。對於天文望遠鏡而言,一般不討論它的放大倍數。
下面簡要列一些小型望遠鏡的觀測效能(摘自《星空觀測指南》):
口徑為5cm:可看到太陽黑子、光斑;
月亮:月海、山脈、隕石坑;
水星:星空顯微鏡位置;
金星:位相變化;(注意,地球軌道以內放大鏡的行星,都是有相位變化的,就像月亮有時圓有時缺是一樣的。)
火星:白色極冠;
木星:帶紋,四大衛星(木衛一到四)
土星:光環、土衛六;
只可看出天王星、海王星的星空位置;星雲、星團、星系也只能看到一些較亮的。這涉及到望遠鏡的又一參數:貫穿本領,即所看到最暗天體的星等。這也和口徑有關,口徑大的,貫穿本領越強。
口徑為8cm的:
太陽:黑子、光斑;
月亮:月海、山脈、隕石坑;
水星:彎月形;
金星:更清晰的位相變化;
火星:明顯斑紋;
木星:大紅斑、帶紋細節;
土星:光環、土衛六;
也只可看出天王星、海王星的星空位置;星雲、星望遠鏡團、星系也只能看到一些較亮的。
口徑為10cm的(和我望遠鏡口徑差不多啦):
太陽:黑子、光斑的細節、米粒組金相顯微鏡織;
月球:更小的細節;
水星:位相變化;
金星:更清晰的位相變化;
火星:更細微斑紋、塵暴;
木星:更細微表面細節;
土星:卡西尼環縫;
天王星、海王星可見視面;
星團:較暗的,更易辨別出恆星;
星雲、星系:較暗的,更易辨別出顯著結構。
- Dec 21 Thu 2017 11:14
天文望遠鏡能看到什麼?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